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標題大不同 你看懂了嗎

同樣一件事 標題大不同 你看懂了嗎

>不再吃大鍋飯 蔡英文自費請廚師 蘋果日報
>不吃中興便當了!蔡英文月掏6萬聘御廚 中時電子報
>要吃「客家小炒」!蔡英文徵廚師入駐官邸 背後原因好孝順 三立新聞
>吃不慣大鍋飯?蔡英文自掏腰包請「女御廚」 聯合新聞網
>小英的女御廚是她! 年紀輕輕什麼都會做... 自由時報
>總統蔡英文自費聘女廚師 月薪約六萬元 東森新聞
>蔡英文花六萬聘御廚 日劇真實上演 中時電子報
>總統府特聘新廚師煮三餐薪水由蔡英文支付 東森新聞雲
>蔡英文自費請廚師,總統中的老饕是他! Yahoo奇摩新聞
>不再吃中興便當蔡英文自聘廚娘打理三餐 今日新聞
>蔡英文月花6萬請廚師開小灶被酸“千金大小姐” 中新網
>蔡英文自費6萬請女廚師 網友酸嬌嬌女性格展現? 少康戰情室
>蔡總統自掏腰包聘廚師料理總統三餐 中央社
>50元便當吃不慣小英自費6萬元請廚師 壹週刊
>蔡英文6萬聘官邸廚師指定考題為「客家小炒」 Hinet新聞
>蔡總統自掏腰包請廚師 外賓用膳都靠她! 風傳媒
>蔡英文自掏腰包月薪六萬請廚師打理三餐,為什麼不可以? 報橘
>倒過來想唐湘龍:如果是馬花6萬請御廚? TVBS
>小英自聘廚師入官邸 醫師建議可加聘營養師 自由時報
>蔡英文6萬聘御廚 祖孫6口可吃喝4個月 中時電子報
>羅智強:6萬請御廚拗「體貼」 讓蔡英文變晉惠帝 聯合新聞網
>聲望降?小英照樣「偷轉彎」做了這些事... 東森新聞

照片也很有戲,如果你是編輯,你會選哪一張照片當這則新聞的圖片?
第一張是總統府發言人,負責跟媒體說明這件事


二、三張資料照片



以上只是標題 ,內文各種故事更精彩, 有興趣不妨去搜尋一下
你呢?你對這則新聞的看法是甚麼?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蔡英文總統 向原住民道歉

向原住民道歉全文
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們憲法增修條文裡的「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這個正名,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
站在這個基礎上,今天,我們要更往前踏出一步。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生活周遭裡,還是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而這個,就是今天我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把過去的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把過去其他族群的苦痛,視為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我們今天站在這裡,企圖要改變和扭轉的第一個觀念。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臺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要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
有一本書叫做「臺灣通史」。它的序言的第一段提到:「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這就是典型的漢人史觀。原住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有豐富的文化和智慧,代代相傳。不過,我們只會用強勢族群的角度來書寫歷史,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臺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並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是,在現代國家體制建立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對自身事務失去自決、自治的權利。傳統社會組織瓦解,民族集體權利也不被承認。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本來有他們的母語,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絕大多數的平埔族語言已經消失。歷來的政府,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維護不夠積極,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當年,政府在雅美族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核廢料存置在蘭嶼。蘭嶼的族人承受核廢料的傷害。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雅美族人道歉。
自外來者進入臺灣以來,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首當其衝。歷來統治者消除平埔族群個人及民族身分,為此,我也要代表政府,向平埔族群道歉。
民主轉型後,國家曾經回應原住民族運動的訴求。政府做過一些承諾、也做過一些努力。今天,我們有相當進步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不過,這部法律,並沒有獲得政府機關的普遍重視。我們做得不夠快、不夠全面、不夠完善。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臺灣號稱「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是,一直到今天,原住民族在健康、教育、經濟生活、政治參與等許多層面的指標,仍然跟非原住民族存在著落差。同時,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政府做得不夠多,讓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他族群沒有經歷過、感受過的痛苦和挫折。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我們不夠努力,而且世世代代,都未能及早發現我們不夠努力,才會讓各位身上的苦,一直持續到今天。真的很抱歉。
今天的道歉,雖然遲到了很久,但卻是一個開始。我不期望四百年來原住民族承受的苦難傷害,會因為一篇文稿、一句道歉而弭平。但是,我由衷地期待,今天的道歉,是這個國家內部所有人邁向和解的開始。
請容我用一個原住民族的智慧,來說明今天的場合。在泰雅族的語言裡,「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的和解,只有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有可能達成。
在原住民族的文化裡,當有人得罪了部落裡的其他人,有意想要和解的時候,長老會把加害者和被害者,都聚集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直接道歉,而是每個人都坦誠地,講出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個說出真相的過程結束之後,長老會要大家一起喝一杯,讓過去的,真的過去。這就是Sbalay。
我期待今天的場合,就是一個政府和原住民族之間的Sbalay。我把過去的錯誤,過去的真相,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講出來。等一下,原住民族的朋友,也會說出想法。我不敢要求各位現在就原諒,但是,我誠懇地請大家保持希望,過去的錯誤絕對不會重複,這個國家,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走向和解。
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會不會和解的責任,不在原住民族以及平埔族群身上,而在政府身上。我知道,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為原住民族所做的一切,將是這個國家是否真正能夠和解的關鍵。
我要在此正式宣布,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我會以國家元首的身分,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追求歷史正義,也會對等地協商這個國家往後的政策方向。
我要強調,總統府的委員會,最高度重視的,是國家和原住民族的對等關係。各族代表的產生,包括平埔族群,都會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識為基礎。這個機制,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決策的機制,可以把族人的心聲真正傳達出來。
另外,我也會要求行政院定期召開「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委員會中所形成的政策共識,未來的政府,會在院的層級,來協調及處理相關事務。這些事務包括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權益的維護等等。
對於現代法律和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我們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透過制度化的設計,來緩和原住民族傳統慣習和現行國家法律規範之間,日益頻繁的衝突。
我們會要求相關部門,立刻著手整理,原住民族因為傳統習俗,在傳統領域內,基於非交易的需求,狩獵非保育類動物,而遭受起訴與判刑的案例。針對這些案例,我們來研議解決的方案。
我也會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核廢料儲存在蘭嶼的相關決策經過,提出真相調查報告。在核廢料尚未最終處置之前,給予雅美族人適當的補償。
同時,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承認身分的原則下,我們將會在九月三十日之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我們會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部落公法人的制度,我們已經推動上路,未來,原住民族自治的理想,將會一步一步落實。我們會加快腳步,將原住民族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等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今天下午,我們就要召開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在會議中,政府會有更多政策的說明。以後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會向全國人民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落實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並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就是政府原住民族政策上的三大目標。
我要邀請在場的、在電視及網路轉播前的全體原住民族朋友們,一起來當見證人。我邀請大家來監督,而不是來背書。請族人朋友用力鞭策、指教,讓政府實現承諾,真正改進過往的錯誤。
我感謝所有的原住民族朋友,是你們提醒了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腳踏的土地,以及古老的傳統,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這些價值,應該給予它尊嚴。
未來,我們會透過政策的推動,讓下一代的族人、讓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臺灣這塊土地上所有族群,都不會再失語,不會再失去記憶,更不會再與自己的文化傳統疏離,不會繼續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我請求整個社會一起努力,認識我們的歷史,認識我們的土地,也認識我們不同族群的文化。走向和解,走向共存和共榮,走向臺灣新的未來。
我請求所有國人,藉著今天的機會,一起努力來打造一個正義的國家,一個真正多元而平等的國家。
更多照片

道德兩難:電車難題

當我們討論到公共利益的議題的時候
常常會討論到這個經典的電車難題問題

我們常要問甚麼是正義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華隆工會罷工

沈默的代價
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 1892-1984)
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銘文。1945年

起初他們(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選擇沈默;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我仍沈默;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沈默;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因為我是基督教徒,我還是沈默;

最後,他們奔向我而來,
這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如果我們對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視若無睹
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怎麼樣?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心驚驚:勞保基金破產危機

勞保民國116年恐破產 50歲以下勞工可能領不到退休金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勞委會最新財務精算報告出爐,讓不少正在繳勞保的台灣勞工感到震驚。由於人口老化,勞保基金收支逆差時間由民國109年提早到106年,破產危機由民國120年提早到116年,也就是說50歲以下的台灣勞工可能會領不到退休金。
勞委會9日發出新聞稿指出,台灣人口正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未來繳費者越來越少、領年金者越來越多,衝擊社會保險世代互助的能力。行政院已請經建會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將相關之社會保險作必要的整合銜接,並就其可能的潛在債務問題及因應對策及早妥適規劃,正積極研議中。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李應元先前整理政府年度決算後發現,包括被點名20年內會破產的勞保基金、新制勞工退休基金、舊制勞工退休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及國民年金保險基金等,通通都虧損,總計損失金額達新台幣800多億元。(資料來源:李應元辦公室,圖/ETtoday新聞雲製表)
勞委會表示,截至101年8月底止,基金餘額5,202億元,財務流量均屬正常。但是能撐多久?勞委會則指出,潛藏負債是世代間移轉的必然結果,國外社會保險亦普遍存在此一現象,只要能作適當控制,避免無限制增加,基本上並不會影響制度經營。
但是行政院上週四(4日)完成「勞保條例修正案」草案,而勞委會提報的政府逐年編列預算補助勞保基金財務缺口,與「政府負完全責任」等相關條文,都因為政府財務困難為由反對,全部遭行政院刪除。勞保基金潛藏債務高達6兆元,此舉形同暫不處理勞保基金的財務危機。
陳冲9日表示,勞委會提出的修法草案是希望勞保基金虧損,政府可以有保證責任,但各部會仍有不同意見而暫時被擱置,外界可能因此有很多聯想。

原文網址: 勞保民國116年恐破產 50歲以下勞工可能領不到退休金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09/112831.htm#ixzz28tAlK2Jf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捨己為人的王同義中校

優秀飛官王同義 法訓練殉職
中央社 – 2012年10月4日 上午5:32
(中央社記者陳培煌台北3日電)空軍飛官王同義中校赴法受訓不幸殉職,曾和他互動過的長官與同僚紛紛感到不捨,一致認為他是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
空軍在法國進行交流訓練的飛行員王同義中校在法國時間3日上午進行飛行訓練時,失事墜機。空軍總部表示,王同義是非常優秀的飛行員,在訓練殉職,全軍同感遺憾。
空軍司令部晚間證實,駐法交流飛行員王同義(民國64年次,現年37歲)於法國當地時間3日上午9時左右,自法國東部盧克瑟來斯班斯(Luxeuil-les-Bains)基地起飛與法國空軍一起執行訓練課目,起飛後無線電失聯。法方隨即發現飛機墜毀,失事原因尚在調查中。失事幻象2000-5型機屬法方戰機。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引述目擊者和附近弗魯瓦德孔什鎮(Froideconche)鎮長帕沙德(HenriPassard)的說法指出,法國空軍戰機墜毀,殉職受訓台灣飛行員竭力避免飛機墜落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區,這架幻象2000-5型戰機如一團火球般在離住宅區500公尺外森林墜落,飛行員喪生。
不幸消息傳回台灣,空軍全軍為失去一名優秀飛行員同感遺憾,並立即組專案小組赴法,協助家屬辦理後事和調查了解失事原因,並做撫恤準備。

找到一件自己很喜歡的事,人生就快樂了(九把刀)

你是否曾執著於自己的夢想
專心一意,努力去追求實踐

九把刀,本名柯景騰,台灣作家,彰化縣人。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學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自2000年在網上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多年來九把刀已創作近70本書,
不少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網路遊戲等,
作品題材多樣化,風格多變。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用生命在跳舞的藝術家 許芳宜

今天要介紹的是台灣最知名的女舞者之一 許芳宜

她是國際知名舞蹈家,出生於台灣宜蘭縣,現旅居美國紐約市與台北,之前為瑪莎葛蘭姆舞團的首席舞者,近幾年活躍於國際間,也積極與國際級的藝術家與編舞家交流。
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求學期間,跟隨瑪莎.葛蘭姆舞團 (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 首席舞者羅斯.帕克斯(Ross Parkes)學習,畢業後赴美,1995年加入了瑪莎.葛蘭姆舞團,1999年晉升為該團首席舞者,獲得舞評家及觀眾無數讚賞,媒體稱呼她為「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的傳人」;1998年至2003年間擔任雲門舞集的首席舞者,也曾與許多舞團合作,包括蒙特布朗舞團(Monte/Brown Dance Company)、Buglisi/Foreman舞團以及沈偉舞蹈藝術,擔綱演出瑪莎.葛蘭姆舞團的《迷宮行》(Errand Into the Maze)、《心靈洞穴》(Cave of the Heart),《獨舞》(Chronicle)、《克莉坦那斯塔》(Clytemnestra)以及雲門的《水月》、《竹夢》等等。(摘自維基百科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偷咬一口蘋果 賈伯斯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 有三顆蘋果改變了世界
一是夏娃引誘亞當偷吃的禁果
二是敲到牛頓那顆萬有引力蘋果
三是賈伯斯創造出來,他已經先咬了一口的蘋果

賈伯斯先生不凡的一生、對世人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賈伯斯生父是敘利亞人,小時候被美國人領養,養父母親辛苦的拉拔他長大,也培養他對機械裝置的興趣。大學只念了一個學期就休學,休學後,他留在學校繼續修習書法,美術。
1976年,21歲的賈伯斯在自家的車房裡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他們製造了世界最早商業化的個人電腦之一,並稱為Apple I。隨著蘋果的業務壯大,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並使得世界連帶產生許多資訊相關行業,造就許多科技新貴。不過,賈伯斯也不是一路順遂,他在1985年因麥金塔的銷售量下滑及其他諸多原因,而被逐出蘋果公司,中間歷經Next與皮克斯公司,1997年賈柏斯回歸蘋果,當年的PC產業已被微軟與英特爾統治,戴爾電腦的麥可‧戴爾曾經取笑與其讓賈柏斯掌管,不如清算掉好了,賈柏斯為了蘋果的生存,也不惜向微軟低頭,這時的賈柏斯已經成為能屈能伸的大人物,成功只是時間而已。果然從 iPod 到 iPhone、iPad,蘋果一路過關斬將,登上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但是命運總是捉弄他,他創辦蘋果,離開蘋果,又拯救蘋果。2011年在人生巔峰罹患癌症,享年56歲。
2009年11月,知名的 Fortune 財富雜誌在封面以斗大的標題論定 Steve Jobs 為「一代執行長 (CEO of the decade)」。